番外之郑紫歆(一)-《卫雁》
第(2/3)页
我望着他的侧颜,他认真地盯着宣纸,腰背挺直,下笔有力。那是我一贯缺少的稳重端持。
待他信笔游龙到尾声,众人的哄笑声已落了下去,他书得一手好字,墨色蜿蜒,笔锋如刃,十五六岁的少年,少有如此书法。
他所赋之诗句,清河公主朗声诵出,字字句句,尽是华彩。
哄笑声变成赞叹,人人看他的眼光都不同了。
我原本只想戏他,熟料,竟被他的风采夺去了心神。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出口成章,什么是文采飞扬,什么是名士风骨。
他不亢不卑,对我的戏弄既不尴尬脸红,也不逃避推辞,他用自己的风采征服了在场所有人,也同时征服了我。
哥哥揽住他的肩膀,“玉钦,难怪夫子偏爱你,你果然有实力。”
他只是一笑,谦虚一声,便当先告辞。
清河公主笑他老气横秋,我却闷闷的说不出话。那时我年纪小,还不知何为心动。
数年后,我已与他极熟。他来我家次数渐多,跟哥哥越走越近。
我常常暗自担心,如果哥哥带坏了他怎么办?哥哥读书虽然不错,偏爱酒色却是致命弱点,他还自诩风流才子,说什么效仿不羁名士。哥哥的丹青,多数用来描绘他遇见过的美人,几年间,并无令人称道的作品流传出去,反而间接成全了我的才名。
我画的一幅《春江图》被世人知晓,引得当世大儒交口称赞,人们冠以我与吕家小姐“京城双姝”之名,赞誉我二人为京中贵女之典范。
其实规矩礼仪我是不爱学的,名声佳誉我也不甚在意,我画画,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不要跟他相差太多。我永远写不出他的那手字,至少,应该能画一幅配得上他题字的画卷。
他不知道我的相思,每每书房偶遇,他垂下目光,并不看我,淡淡地唤我,“郑小姐”。
那些些偶遇,并不是真的偶遇。每每听说他来,我便寻各种事由去外院找哥哥。
我也曾缠着哥哥请他上门来,或是外出游船踏青,迫哥哥带着我去。
几年过去,我越不爱应酬那些娇滴滴的做作小姐们,偏喜欢穿着男装,跟哥哥去赴他们文人的会。我吟诵不出太多诗句,单只笑着望他,他信口诵读,不疾不徐,在人群当中,是最亮眼的一个。
十三岁后,我的心思再也藏不住,人人皆知我心上那人,是徐家二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