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ps: 今天有点晚,先来一发!12点前还有一章! 出现在后方,官轿两边的衙役都拿着水火棍; 水火棍底端包有扁铁,棍头红色,其余黑色, 即取不容私情之意; 排头两个衙役还高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之后就有人鸣锣开道,提醒前面的百姓人等避让—— 正好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 相当于现代朝廷省级大员出巡时候马路开道,前面两排闪烁着红蓝警灯的警用摩托车。 看到这场景,粤秀山下围观百姓纷纷让出一大段距离来........ 那群衙役还嫌不够,又把众人赶开一段距离,这才满意; 他们排成两排以后才停下官轿; 从官轿中走出一个头戴乌沙,身穿绯色官服的中年长须大员来—— 张言志的《精忠传奇》正唱到歌词中第二次重复后的**处,此刻突然中途被人意外打断,非常不爽—— 音乐突然中断了,他和大姐头的口型一时间没对上,断了篇; 幸好,此刻众人注意力在绯色官服的中年长须大员身上,他们才没有露陷。 见到此情此景,濂溪书院徐山长心中一喜,一种报复的快感快速从他心底窜起—— 你们也有今天,刚才不是很嚣张吗? 萎了吧? 啊哈哈哈哈! ........ 徐山长大觉爽快,这时正好看见副山长吴韶偷偷的回到人群中,吴韶给他做了搞定的手势,接着两人会心一笑...... 绯色官服的长须大员对所有人的注视目光表示很满意,他刚走下官轿就扫视了一圈现场—— ‘岭南四大才子争霸赛’不愧为文坛盛世,在场人士有一大半是朱江省的生员、秀才....... 他看服饰打扮就知道这些人身份了,明朝的穿衣可是有讲究的; 虽然后期朝廷管制有些松弛,很多壕商违制了也没人管,但读书人还是很自觉的—— 满清顺治时期因为严查汉服衣冠,看到穿大袖的就责罚。戴巾冠就现场扯毁,汉人士绅只好戴上瓜皮小帽。 这里满清严查的其实大多就是书生,灭了明朝书生,毁掉他们的衣冠。就相当于打碎了他们脊梁骨; 使书生满化、辫子化、奴才化,就是对整个汉族的满化、辫子化、奴才化; 满清末年居然有汉人书生认为辫子是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死活不愿意剪,这个‘笑话’有多么搞笑就可想而知了。 绯色官服的长须大员见此,他心中了然。顿时谨慎了很多: 才子多,人多嘴杂,自己还是要按规矩、按流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