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猫鬼传奇(22)——我忍(下)-《超侠寻宋记》


    第(2/3)页

    楼下正有两个士兵在给几匹马卸鞍子。马儿碰到了雨天,反倒开心,甩着大尾巴享受着雨水打在身上的快乐。

    剑肆招呼了一声,那两个士兵忙上前唱个喏:“神捕大人!”

    “这是怎么了?”

    “没事!反正下这么大雨,没甚火情,这就牵回去了!索性给它们松开来舒坦舒坦!”

    克里斯看着那几匹马,知道它们就是所谓的“望火马”,体型不是很大,四肢却十分结实,适合穿梭于街巷中报信。

    两人牵着马往旁边的屋舍走去,进了院子,把马栓在马棚里。

    克里斯走到门口,探头进去。除了刚刚进去的两个人,院子里面空荡荡的,并没有别的人。

    她小声问:“戴影,这里面是?”

    “这是军巡铺。”

    其实中国古代一直是水火盗贼不分家。西汉长安“每街一亭”,共十六街亭;东汉洛阳二十四街,有二十四街亭。街亭里有大鼓、房舍、院落,可以驻扎警备,跟现在派出所一个性质。东汉的荀悦曾对治理火情表过精辟的见解“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防患于未然”便是出自于此。

    到了唐代,才有了专门负责火情的组织叫“武侯铺”,铺内有灭火工具、马匹。根据地处闹市还是郊区,配置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的灭火队。

    宋朝是承续了唐朝的“武侯铺”,在望火楼下设立了“军巡铺”。

    但是,望火楼往往建在高处,不利于屯兵,所以作为潜火军仍驻扎在各厢的大营,而非“军巡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