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逃课”垂钓-《九一之小作家》


    第(2/3)页

    时光飞逝,这一讲,快一节课的时间了,最后贾桂爷爷充满深情地总结升华道:“于我的幼年,有两位历史人物的品格最为我所景仰,并奉为人生的楷模,他们是林则徐和林默……对于妈祖林默,我们莆田人从来就亲切地称她为姑妈,她是我国人民慈爱、博大和救苦救难的代表人物,是我们人民无限善良的一种象征!”

    全体鼓掌。

    之后,省里的一位老作家也讲了一下朱熹,不过,他讲来讲去都在考据朱子的故乡,说朱子虽然出生于南剑,晚年在建阳,但他祖籍是皖省婺源,后来Zy县又划归赣省,因此朱子又成了Jx人……听得大家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其实闽省文学界对宋朝“闽学”一直不大感冒,原因是:闽省一向以沿海厦漳泉的“海洋文化”为主流,而代表农耕文化“闽学”,只能偏安在闽中和闽北。海洋文化又属于先进的商业文化,而闽学明显陈腐落后……

    然后由主持人点名,让一位南剑市的老作家谈论自己对寻根文学的看法,那位老作家也当仁不让,谈起了南剑市的畲族文化。

    蓝雪听了一下,摇头道:“这位老作家根本不怎么了解畲族文化,蓝姓虽是畲族第一大姓氏,但也是壮族十大姓氏之一,汉族也非常多,我的祖上虽然是古越畲族,但早在几百年前就归化在汉族上了。”

    杨子建微微一笑。

    随着老作家谈畲乡,会场已经有些嘈杂起来,只要不是领导讲话,下面群众就不会认真去听,各自交头接耳,就是主席台上的言丛,也探过头和《闽省文学》的一位诗歌编辑小声说笑。

    杨子建和崔攸老师道:“我去上卫生间一下。”

    崔攸老师点头。

    杨子建弓着身子,悄悄地走出座位,从后面的侧门离开,然后站在走廊右边的楼梯口等待。

    过了不到一分钟,蓝雪笑吟吟地出来了,走到杨子建身边道:“我们好像是在逃课,挺刺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