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章 去奇异园-《花漫村田》
第(2/3)页
官老爷考了李海后,为了不显得突兀,考了考李祺悦。李祺悦只能回答简单的秀才应试,像李海那样照本宣科的一一朗背,是做不到的。
官老爷考了大的俩小子后,问道:“这双胞胎看着真喜庆。都识字了?”
李诸听到问话,忙应道:“都识字了。在看一些普通的识礼的书。”
官老爷点点头,亦向李涛及李波问了些简单的秀才基础考题。
俩人平时都有在看书,只是阅读量未及李海大而已。官老爷问到他们看过的书,都可以与书本的解析一样准确无误的答出来,如是未看过的,俩人都会说,不晓得,只一盏茶的功夫,官老爷即将俩人的考较完毕。
官老爷一边问,心里一边满意的点点头。这里有五位同时继承了过目不忘,只要留在身边锻炼,自己亦后继有人了。
问答过后,官老爷看向滨滨,想起全家都宠着这孩子,且观昨日滨滨的言语,就不像是普通孩子,这孩子似乎还是梅堇的入门弟子。他笑着道:“这是你们家的小闺女,看起来就是位怜利的。”
梅堇的本事,官老爷是知道,甚至比其他人更清楚,不是因为一起为官而熟知,而是作为一位乐迷。
官老爷喜欢梅堇的琴音只有家里的人知道,这也是官磊坤坚持李诸一家认亲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一喜欢和对新鲜事物的喜爱,就有点像蚊子见苍鹰。
滨滨看向官老爷,甜甜的叫道:“太佬爷好。”
官老爷笑着点头道:“听说你跟着梅大师学琴,学多久了?”
滨滨笑着应道:“差不多一年了。”这些都不是什么秘闻,随便都可以打听到梅堇至李诸家的日期,然后推算滨滨学琴的时间。
官老爷听后点点头,道:“你师傅是有本事的,好好学,不能成大家,往日闲着弹来听也是好的。”
滨滨乖巧地应下。
官老爷想了想,亦对滨滨进行了考验,毕竟,在场的小孩子都考了,而不考滨滨的话,被人说出去不好听,且不差这位。
滨滨心里已经知道官老爷是要考较自家人的本领,想着竟然大家都已露底,干脆加大砝码,令官老爷对自家另眼相看。
滨滨还不待官老爷的问题说完,道:“太佬爷,你是想测测咱们家是否是过目不忘,是吧?你不用这样一个一个问了,你直接问,我们都可以直接告诉你,我们家除了我娘以外,我爹、我哥哥们和我都是过目不忘。就是我们看书,看过都会记得,但不能全部都理解。我们正在学习,但是我们家不拜师。我们家自己理解,自己闯,这样才不枉来世。不论咱们家的人在读书上多么有天赋,我爹都不会让我们一心读书的,因为我爹本身就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咱们这次就是来认个门,以后可以走走亲戚,多位太姨娘、太佬爷、舅佬爷及老舅,过年过节走个场面。不信,你问问我爹。太佬爷,咱们都是一脉相承的,且咱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自家人,咱们就不要拐弯抹角了。”
官老爷惊讶地看着滨滨,不是惊讶于她说话的内容,而是她的聪敏。能从他的普通几句家常话中知道自己的意图及一针见血的直指要害,是赞梅学士眼光毒道还是赞自家孩子聪敏导常呢?
李诸本就是位聪敏的,听了滨滨的话,一脸疑惑地模样看向官老爷,低头想了想,昨日官老爷异常的举动,就顺理成章了。
官老爷不愧是官场上的人,被滨滨这位小女孩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仍面不改色。他想了想,笑着道:“我是有这样的意思,让你们在京城求学,留在我身边,学的东西多一些,见识也广些。上江镇那个小镇就不要回去了。你们有这样的本领,应该为国效力,而不应该敝帚自珍。咱们这支,有你们,在官家进一步不是什么难事。”
李诸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
官老爷看到李诸的样子,生气地挑了挑眉,略有怒气地道:“怎么?你还不愿意!?”
李诸看向官老爷,道:“太佬爷,我的孩子现在小是要跟着父母生活的,也离不开人。”
官老爷看李诸一眼,答道:“我的意思是,你们家都留京,不止孩子们。”
李诸皱了皱眉,想了想,严肃地道:“太佬爷,你的想法是疼爱我们,我们万分感激。但是,我们家的基础都在上江镇,我们还要回家的。我们这次上京,就是认个亲。现在,我们家还未有底气上京展,我们家以后展到一定的规模,我们家也会上京展。这要靠我们自己,而不是依赖您的帮助。我们不能都靠着太佬爷的帮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太佬爷您以前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甚至您需要更努力;第二,尽然我们自己有本事,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们不自己闯?不能自己闯的,不能自己应对困难的,以后,没有庇护后,如何生存下去?还不如趁现在孩子小,大人可以看护,孩子们还有时间重来的时候让他们自己闯。我就不考虑了,我只是想考个举人,让家里的闺女在家多留几年,让孩子在夫家底气足,过得舒心。”
官老爷终于忍不住,“哈,哈,哈”笑了起来。引得梅姨娘、官磊坤、官简星都望向官老爷。大家似乎都没有见过官老爷如此笑的时候。
官老爷笑过,换了口气,高兴地笑着道:“好!好。你们自己闯。你们学习时,遇着事,需要啥,都可以向你们老舅提,你们老舅会向我提的。”
官简星迅地答道:“是的,你们可以向我提,我不能解决的,会帮你们与我爹、太佬爷说。在正常的情况下,尽咱们所能。”
滨滨听后,眼咪了咪,这奸商!算了,自家得了这样的保证,也是难得了。
李诸听后,笑着点点头。
官老爷伸个腰,道:“你们不要怕,回家了就是回家了,咱们家一直都是你们的家。你们不喜欢官场,更喜欢赚钱,也是可以的,但作了商人,不管出啥事,都要你们自己顶着,看你们老舅就知道了。”
李诸笑着点点头。
这会儿,听着这话的人心里都点头。
也对,一个官家可以不拘格让家里的孩子从商,虽然是庶孙,但不是挂名,是真的本人从商,这位官太爷爷就不是寻常的人。
事情说开了,气氛融洽起来。
李诸向官老爷说明自家自个儿闯的意向,将事情说开了,气氛也活跃起来。官老爷对李诸家的事物都有兴趣,李诸及孩子们对官老爷家的新鲜事物极有兴趣,爷孙几人一问一答,一事一物分享,没有比这聊得更开心的了!
官简星在旁边听着,看看李诸,看看官老爷,心里奇怪的地方终于得到印证。李诸虽然样貌像姨奶,可是这古怪的性子,完全是官老爷的缩小版。兴趣、甚至连一些想法,细到连喜欢摸鼻子这样的小动作都一模一样。
梅姨娘深深看着李诸,看着看着泪水又涌出来了。
邓氏看着手舞足蹈,眼睛亮得璨若繁星的孩子们,笑着抿唇后退一步。
李诸及孩子们是极为开心的,官老爷见多识广,鲜物接触的面广,大家都认真的听着官老爷说事。
李权看到此景,双手交握闭目养神。
这爷孙几个聊的事物太新鲜,且刺激了他对官老爷的印象,刺激太大,需要静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