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彼得大帝的妥协-《调教大清》
第(1/3)页
杨猛从容不知,但对手恶国沙皇彼得一世最近却有点烦。Ω笔趣Ω『阁Ww』W. biqUwU.Cc
伏尔加河、波罗的海和西伯利亚都生了战争,清国人、准噶尔人和瑞典人,在这三个地方,跟恶国人生了战争。
加上和奥斯曼帝国的对峙,这使得恶国人四面受敌,稍有不慎,一定会全盘皆输!
伏尔加河的恶军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彼得大帝倒是不怎么担心。令他担心是翻越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的准噶尔人、波罗的海的瑞典人、黑海的奥斯曼人。
准噶尔人突然攻入广袤的西伯利亚,一路所向无敌,已经攻占了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即便是城堡,也未能挡住准噶尔人的一种奇怪的炮。
但彼得大帝如今有鞭长莫及的感觉,西伯利亚虽然广袤,但这儿也是很难防御的,彼得大帝决定暂时不理会准噶尔人,西伯利亚恶劣的天气,很快就会成为准噶尔人的敌人,一旦这些准噶尔人适应不了,造成非战斗减员,到时候恶国腾出手来,再收拾这些准噶尔人,或许就容易多了。
波罗的海的战役至关重要,恶国必须拥有一个重要的出海口,以确保日后海上的贸易往来和扩张。
但瑞典人却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英勇善战,将恶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他们的国王查理十二世亲临战场,这很大意义上鼓舞了瑞典军队的斗志。
如今双方对峙在一个名叫波尔塔瓦的地方,瑞典人正在全力攻打,试图一举击溃恶军,进而直接威胁彼得堡。
北方战争,对恶国越来越不利了。
而黑海的奥斯曼军队也突然增兵,加上恶国的土尔扈特人军队突然阵前倒戈,投向奥斯曼人,恶**队的处境,也非常的险恶。
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彼得大帝虽然英明一世,却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召集群臣,彼得大帝将形势说了出来。
“诸位,因为清国人的介入,如今我们的形势不太好,伏尔加河、西伯利亚、波罗的海、黑海,我们四面受敌,大家都说说看,该如何解决。”
6军元帅缅希科夫说道:“沙皇陛下,为今之计,当和清国人和准噶尔人议和,我们和他们并非死敌,只要送上优厚的条件,必然可以达成和议。而和瑞典人和奥斯曼人,我们一点不能让步,否则,帝国的前景堪忧,所以,臣建议,马上派人和清国和准噶尔汗国议和,一旦和议达成,便立刻调集军队,全力对付瑞典人和奥斯曼人。”
彼得大帝点了点头,对自己的好友兼得力助手的建议深以为然。
女皇叶卡特琳娜也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元帅所言甚是,议和的对象,先准噶尔人再清国人,准噶尔人是被清国人撵到西伯利亚来的,我们一旦利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给准噶尔人一块地盘建国,夹在西伯利亚和喀尔喀蒙古之间,日后可以成为我国和清国之间的一道屏障。清国人攻击我国的目的,估计是为了解除黑龙之围,我们如今已经撤军,这可以给清国人一个交代,同时,为了确保和议达成,可以将之前占领的尼布楚一带的土地,还给清国,再以乌拉尔河为界,让清国人退回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