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何为侠义-《浮名江湖》


    第(2/3)页

    欧景田闻言为之气结,连声说道:“好,好,好一个江南大侠,我都忘了,你如今已是当今圣上亲口赐封的护卫,堂堂四品的官儿,不与我等粗人等同,早已非江湖中人了。”

    沈易不说话,眼眸漆黑,深不见底。

    华素苏变了脸色,眼中涌上泪水,看着沈易,又是难过又是不能相信,这就是她听闻了无数行侠故事的江南大侠吗?难怪二哥华宇辉每每提及沈易都是破口大骂,骂他背叛江湖侠义,妄称江南大侠,即使大哥华宇岚一旁好言解释两句,随后也只能跟着摇头叹气,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偷跑离家,就是为了能亲眼见识沈易,一定会被气得半死吧。

    柳清云低头不语,欧景田说的一番话也是他想说的,他早就想劝沈易脱下官服,重返江湖。可他又怎么能忘记青天府众人为民为法,日夜不辞辛苦?还有他每次跟沈易办案,当冤案得清时,百姓目中饱含的感激的眼泪,不也让他感动不已,做起事来更有动力吗?这也正是他乐此不疲处处追随沈易的原因。想来沈易也是这么想的吧,为民请命,本来就是侠义之人该做的事,只是会有大小之别,也有方式之差而已。

    沈易暗暗深吸一口气,将一切的痛苦与无奈压抑在心底深处,伸手指指随欧景田和龚千山一起而来的小孩,又问龚千山道:“除了龚大侠,不知李都总管府中还有何人幸存?这位小孩可与李都总管有牵连?”来之前,他就已仔细看过诸葛先生整理出的案宗,当地官府盘问过李府的仆佣亲兵,都说案发之夜,突然见书房起火,等赶到扑灭大火时,只发现了李立龙几乎完全焚毁的尸体,当即点查府中人员,除了被害的李立龙,其相依为命的十岁儿子李小立也不见了踪影。当地官府遍寻不着,只好推论李小立随父遇害,被凶手弃尸它处。

    龚千山眼皮一跳,说道:“沈大侠好眼力,这位就是在下的贤侄儿,李义兄的儿子李小立。”

    沈易上下再看看龚千山,说道:“当地官府上交的案卷中报告,当夜并未发现贵侄儿,也未提及曾经见过龚大侠,想来龚大侠一定是以非常的手段重回李府,并带走了孩子?”

    龚千山一时语塞,心想这沈易好厉害的言辞,嘴上强笑道:“不敢,在下那夜惊见义兄被害,又担心凶手还藏在附近,所以不想惊动他人,只悄悄带走了侄儿,以图日后明察暗访,为义兄报仇。”

    欧景田接话道:“不错,那日在下碰巧与龚兄弟相遇,把酒言欢,直至第二日清晨龚兄弟才返回李府,谁知过了一个时辰,他就带这位李小哥找到我落脚的客栈,说是义兄为仇人所害,誓报此仇,所以我等才来到此地。我已说出所有实情,不知道沈大人还有什么需要盘问的?”

    沈易不理会他话中讽刺之意,继续问道:“龚大侠,你如何知道李都总管之死只是因为寻仇所致?你可知李都总管都有哪些仇家?你又如何想到要来这边陲偏僻的琼塔镇寻仇?”

    龚千山说道:“不瞒沈大侠,其实在下也不能确定义兄是否为仇人所害。就在下所知,义兄为人豪爽真诚,从未与人结下深仇,只是,如果不是为仇人所害,在下也实在猜测不到义兄的死因,所以才以为义兄可能另有一位大仇人,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至于来到这琼塔镇寻查凶手,却是因为小立侄儿当夜听到义兄与凶手对话时提起,我们才循此唯一的线索而来。”

    一旁默默坐着的李小立,突然开口说道:“爹爹遇害的当晚,天气很热,我睡不着,就偷偷从卧房中跑出来,想去后院抓蟋蟀,经过他后窗下时,听见他与人说话。爹爹说死也不会把名单交出来,还说那人已在琼塔镇隐居多年,何必趟这浑水?那人苦苦哀求,说这名单是他毕生所求的最好机会,不可再失,要爹爹念及旧情交出来。爹爹只是不同意,然后爹爹一声惨叫,我小心探头一看,发现爹爹已被那人一刀刺中胸膛。”他哽咽不已,华素苏忙为他擦眼泪。

    沈易说道:“小弟弟,你是否看到凶手?”

    李小立摇摇头,说道:“他头上蒙着黑巾看不到脸,在他从爹爹的胸口拔刀时,我却看到他拿刀的左手与常人不同,长有六指。我怕他发现,不敢多看,就滚地躲到假山后,伏在草中。那人杀了爹爹,纵火烧屋。我一直不敢露面,直到龚大叔从院墙跳进来,我才出来与龚大叔相见,又一起找到欧伯伯,一起来到这里。”他声音稚嫩,却是口齿清楚,显见是个聪明果敢的孩子,也就是因为如此才能躲过凶手的杀害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