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平日里,官府收粮都是自己找的账房先生,收购粮食,用完后给点儿好处就成。 只有秋收夏收时,这种田头收百姓粮食的,人手不够,便会寻外乡的管账先生。 那几个人看朱雄英面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弃,耐心等着。 半个时辰后,纪刚点点头。 远处官道上,有个球儿汗流浃背的跑到凉棚下道:“刘粮长,李仓司。” 明朝有粮长制,总粮仓的官员都是户部在管。 自朱雄英为了保证各府遇到天灾时能最快得到救助。 便在每个府县设了一个赈灾仓,里面都是朝廷拨银,储存粮食用。 每个府城设管理赈灾仓的仓督,仓督下又分仓司,仓监,负责粮食收购晾晒登记之类。 “什么?两个账房先生都被粮袋儿砸到了?” “回仓司,是赵先生被高摞的粮袋儿给砸了下,右手肿了。裴先生是被道上的牛给顶了,也是右手伤了,河那边儿现在缺人。” “入你娘的,老爷我大热天儿,上哪里给你寻账房去!”那刘粮长骂骂咧咧的道。 朱雄英心道,这几个侍卫干活儿还挺快,咳嗽两声羊装离开。 “喂,那个书生,会写账吗?” 朱雄英道:“会!老爷,你看我如何?” “就你了,每月五百文,这几日夜里也要在。”刘粮长急病乱投医,毕竟那两个账房是他的。 这耽搁几个时辰,可就损失不少银子啊。 “慢!” 李仓司看着朱雄英道:“你是哪里人士?听口音不是关中人。” “回仓司,小民是江南人,来北地寻亲,不曾想娃娃亲人家不认,想着寻个活儿做。” 朱雄英道。 “没成亲啊?看你如此贫穷,想必也没娘们儿看上你。” 李仓司说了几句,觉得朱雄英老实巴交,还是个弱书生,便放松警惕,告诉刘粮长道: “把你凉棚挪到那田里地头去,摆在官道边儿是方便,但危险,你不要耽搁收粮,否则朝廷那边儿不好交代。” “是,我这就去安排。”刘粮长笑着说道。 随后收敛笑意,对那个球形管事指了指朱雄英道:“带他去河那边儿,每日两个馒头,一碗面,干的不好,立刻让他走人。” 82中文网 wap. /84/84133/2064606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