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凉薄至斯-《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3)页

    宫中内侍,多阴险歹毒!

    同时也不能白送银子,堂堂吏部天官,可不能传出巴结内侍的流言。

    银子收了,事儿办了,关系顿时亲切了许多。

    秦公公说陛下近些日,总要临近寅时方才入睡,卯时又起床早朝,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

    “咱劝了陛下两回,受了责罚,不敢再言语。戴大人是陛下肱骨,可得说句话,毕竟龙体为重啊!”

    戴恭点头答应,却知道劝说也是无用。

    御书房。

    原是皇帝读书之地,永兴帝经常在此召见臣子,商议军国大事,起草政令诏书,逐渐取代养心殿,成为了中枢要地。

    凡能在御书房召见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定然是陛下心腹亲信。

    通禀一声,戴恭躬身进去,见到正在翻阅密折的永兴帝。与初登基时相比,威严愈发炽烈,只是坐在那里就压得人心头发闷。

    “先生无需多礼。”

    永兴帝挥手制止戴恭叩首,命内侍赐座,指了指书桌密折说道。

    “朕此番丈量田亩,便是降低百姓税赋,他们非但不理解,反而为吃他们肉、喝他们血的士绅卖命,何其悲也!”

    镇抚司明察暗访,得知民乱乃地方士绅挑拨所致。

    譬如安江县百姓冲击县衙,幕后就是士绅推波助澜。事后暴乱者斩首示众,他们留下的土地,则落入士绅手中。

    “百姓多短浅,士绅多奸滑。”

    戴恭说道:“平民百姓认不得字,读不得书,自是理解不了陛下苦心,只会无主见的盲从!”

    永兴帝问道:“如先生所言,天下人都读书,是否就是盛世降临?”

    “愚民易驭!”

    戴恭摇头道:“天下全是读书人,则纲常不稳,法度难系,天下必生大乱。”

    大雍多数百姓受少数读书人统治,如若全部成了读书人,谁又愿意遭受统治。国朝必生大乱,通过暴力决出新的统治阶层,再次形成稳固的新政体。

    这等剧变,大雍承受不住!

    “所以啊,朕明知士绅有问题,还得依赖他们牧民……”

    永兴帝不禁叹息,坐上皇位方才知晓,非但不能随心所欲,反而处处受制。

    “先生,当下民乱频起,可以解决之法?再任由乱民闹下去,万一成了气候,新政未行便夭折了。”

    “陛下,只平复民乱容易,难的是躲在后面的士绅。”

    戴恭心中早有腹稿,回答道:“北疆三十万边军,可拆其二十万分散十六州府,凡有作乱者,即刻进行强力镇压!”

    永兴帝疑惑道:“先生为何动边军?”

    北疆大军是国朝屏障,保境内安稳数十年,可谓功勋卓著,一旦大规模调动,或有不可预之危险。

    “陛下,如今之边军,早已非当初。”

    戴恭沉声道:“贪墨、克扣军饷也就罢了,边军大将竟然组建商队,与异族交易盐铁。”

    “走私得来的金银,大肆在军中培植亲信,将朝廷军卒变成私军。”

    “再这般下去,边军定然成为大患。到时候朝廷碍于异族,非但奈何不得,反而要年年输送饷银!”

    永兴帝目光微凝,大雍只有一个人能拥有私军,那就是他自己。

    其他人敢蓄养私军,与谋反无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