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风暴来袭-《世纪帝国》
第(2/3)页
相对而言,德国受创较浅,但黑色金属消费量也下降了28%以上,钢产量下降19.1%,已竣工商船吨位骤然减少三分之一。建设业损失最惨重,业务量缩减49%。与此相应,水泥等建材工业产量下降超过一半。轻工业损失也不小。棉纱和棉布的出口减少24%,棉布价格下跌23%。不过,由于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较高。以钢铁业为例,产品价格反而大大提高。借助与中国广泛的经济合作,德国经济正在努力爬出泥沼。
法国的受创程度稍浅。借助于法国资本在俄国的优势,俄国战后重建的庞大需求维持了法国工业品的市场,法国工业生产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一些轻工业出口也连带受到打击。
东方的中国,这个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领袖力量之一的东方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
从1909年6月到1909年12月。短短半年时间,中国的出口下滑了四成以上,而正处于火热势头的中国股市,由于欧美资金纷纷抛售也出现了雪崩式的下跌。各路资金联袂出逃。很多银行纷纷收紧银根,民间开始出现挤兑。
复兴党,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1908年的国会改选中,借助皇帝在1907年甘肃党争事件中的力挺,以及复兴党嗣后一系列挽救措施。复兴党总算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政治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19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复兴党逐渐挽回了原本有些落后的民调。
根据帝国四大调查公司的抽样调查,超过七成的受访选民普遍认为“日子越过越好。复兴党干了这么久也一直不错,还是不要冒险的好”。“这政府我看来不错”。在安定发展与潜在的动荡之间,大部分选民还是选择了前者。
甚至原本被视为社会党根基的工会组织。最终也还是选择支持复兴党。原因也并不复杂,工会领袖也好,普通成员也好,根子上还是现实的。复兴党执政多年根基深厚,虽说陛下说过党争不是你死我活,但这自古以来也没见过一方说交权就痛痛快快交权的。一旦站错了对,将来复兴党上台给自己小鞋穿可不是开玩笑的。眼看着皇帝还是表现了对复兴党的支持,再加上近年来的日子着实舒心,也实在没有太多动力冒险。
在这一次改选中,参议院的六十个席位,复兴党获得了三十席,社会党获得了十二席,自由党和公民党选情也有所提升,总共获得了五席,宪政党五席,统一党四席,农民党四席,连遭打击的炎黄党空手而回。在众议院,改选的二百个席位中,复兴党获得了九十四个,而社会党获得了三十六席,自由党和公民党十二席,宪政党和统一党一共只获得了二十六席,炎黄党获得了六席,农民党十五席,**参选人十一席。
不过,令复兴党头疼的是,选举后不久华夏农民党就宣布支持社会党的农村政策,并宣布与社会党全面合作,组建“公平同盟”,社会党声威大震。
原本的国会里已经有不少复兴党员改换了门庭,选举之后,复兴党的优势被进一步压缩。
眼看社会党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对党,习惯于“代表全体国民”的复兴党还是决定按照郑鹰时代的惯例组建联合内阁,以弥合党争。
对于复兴党的联合组阁要求,社会党内部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论。以激进派中执委,六年前宣布脱离华夏民主党的胡汉民为首,强烈反对加入复兴党内阁,认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在野党而非执政党的附庸”。而秘书长兼代主席的周明根和大部分中执委则认为“加入内阁更有利于实践我们的主张”,而且“复兴党在劳工方面的政策和我们现阶段的要求差距并不大”。因宣传工作得力晋升中执委的汪铭汉等中间派则努力调和,最终胡汉民等人被劝服,中执委投票决定加入联合内阁,但提出更多内阁席位。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兴党不得不作出让步。除了劳资部长周明根外,农业部长李清文主动去职,转而受聘出任中华农业大学校长,把部长职位让与了华夏民主党的农民问题专家林子航。
林子航本人属于华夏民主党温和派,主张实际上与复兴党提出的农民政策大同小异。只是更偏向于对农村水利和交通设施的投入,以及信贷优惠这些方面上。
比较出人意料的,社会党中执委之一,前禁卫军少将肖剑正式接手警政部。不过。想一想这人原本曾任御前侍卫,是郑鹰一手提拔的亲信,大家也基本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除此以外,根据国会批准的政府年度编制,内阁将原本隶属于农业部的水利局**成部,统筹协调全国水利建设,社会党中执委赵铁群出任水利部长,提拔了一批水利专家。开始筹划更大规模的国家水利建设。
经过一番变动之后,复兴党总算是把社会党这个复兴党分裂出去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拉到了联合内阁之内,算是形式上维持了“举国一致”的总体面貌,正准备借着奥运会之后的东风大展拳脚。没想到却迎面挨了一闷棍。
迟迟未到的全球经济危机,还是来了。
这次被拖延和压抑已久的危机,一上来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了整个欧美经济体。
一开始,已经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也有过上一次危机经验的中国并没有太当回事。中国的建设正是如火如荼。出口订单早排到了下一年,各处都是欣欣向荣,反倒是很多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和上一次一样,抓住欧美的破产潮再低价进一批机器。
但到了八月。欧美危机并未出现缓解,反倒从投机泡沫破裂演变成了实体经济的危机。并且首先反映在了中国的对外出口方面。欧美渠道商大幅削减订单,甚至不惜放弃订金乃至支付赔偿。取消了后续订单。尽管中国方面依靠在欧美直接掌控的一些零售网络,以及美国马歇尔百货等合作机构,还能保住一部分出口,但经济萧条已经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了原材料价格上,印度,拉美,中东,南洋和北非等原材料产地出口额骤减,也开始削减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