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着急与不着急-《控股汉朝》


    第(3/3)页

    长安的百姓很着急,他们从天子死的那一天就盼着新天子登基,没有办法,刘欣不进陵寝,老百姓的婚殇嫁娶一切都要打住。

    诸侯王们其实更着急,刘欣死了,谁都有机会当皇帝,可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谁都懂,于是他们不得不表现出一点也不急。

    至于给上谥号的事,那是新皇登基后的事了,估计这个事除了后宫的傅皇后以外,只有躺在棺材里的刘欣本人着急了。

    所以,公审董贤、傅文就成了大汉朝现如今的头顶大事。

    然后,王获就变得很着急,出由不得他不急,因为公审是他提出来的,所以怎么个审法,自然要由他说个一二出来。

    当然了,王莽只是说要参考参考,太皇太后也只想看看“皮猴子的笑话”,但大家都很清楚,如果王获的章程很合理,那么就会照着办。

    后世除了在电视上看到过庭审的片断外,王获可以说对法庭里面的门道是一窍不通。

    不得不脑洞大开之下,王获整理出来的大汉公审人员及流程就新鲜出炉了。

    主审官: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

    公诉人:廷尉梁左

    当事人:董贤、傅文

    辩护人:太学生陈钰

    让陈钰担任辩护人,一方面出于王获的恶趣味,更主要的是他怕廷尉梁左不给力,要是到时场面失控就让陈钰代表当事人直接认罪。

    至于流程更是简单,除了公诉人提出公诉理由、辩护人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及举证、质证外,就是三公宣判。

    没有想到,太皇太后和王莽看到名单和流程后,竟然全部批准通过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