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副驾座车窗打开,一张宜嗔宜喜的少女面容露了出来,居然是蓝雪,她叫道:“崔老师、杨子建,快上来。” 崔攸和杨子建一愣,有点傻愣地打开后座车门,坐了进去。 桑塔纳又缓绥地启动,然后在校门口避开学生,小心地转了一个弯,向来路快驶去。 蓝雪仍在自话自说地炫耀道:“我中午认识了不少大作家,没想到贾桂爷爷也读过你写的《虎川观日出》,就是因为这篇散文,他才会回忆起4o年代抗战的往事,然后把文联里的作家干部带到虎川来采风。他特别提到了杨子建的散文,认为你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杨子建听了非常高兴,连连点头,有了省文联大神的认同,他人脉会宽广一些了。 崔攸既高兴又嫉妒,闽省作家不擅长小说诗歌,因此没出过几位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但散文、儿童文学在冰心老人的扶持下,一骑绝尘,出了许多知名的散文大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省作协主席、副主席,几乎都是散文家,而崔攸他这位现代主义诗人,自然不可能被重视。 蓝雪话风一转,又道:“当然,贾爷爷也同时表扬了好多南剑作家,箫鼓、言丛、瞳火等等,但他最欣赏的是马秋远,认为马秋远的质朴清新、自然天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很有冰心的几分风采,跟他的风格很相近,前途远大,因此午餐时,特意把他叫了过去一起会餐……” 杨子建一听,立即软了下来。 他心理明白,他的文风,比较像北方贾平凹、ZJ余秋雨这些流派,与闽省的文风其实有些不对路,虽然这些省里的大佬喊着要展寻根文学,那是为了响应一下国内的号召,谁叫寻根文学现在比较时髦呢?但大佬们的文风已经定了下来,改不了了,闽省要是真的出现一批寻根作家,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然后,杨子建有些好奇问道:“你中午是在陪省文联的领导吃饭?”其实意思是说,你何德何能,有这样的资格? 蓝雪嘻嘻笑道:“我叔叔是建设局的副局长,他带侄女招待一下客人有什么不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