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一瞬之间-《大唐朝请郎》
第(3/3)页
做为参谋长,他先了解了一下战役经过,问询了一下结果,这才唤大家收拾。进城。
王如意,惠静寿,武怀表,甯景璿,李栾,野力州首领,六人一起带着城外的唐军进了城,接管城主府,升起纛旗军旗帅旗门旗和五方旗。
城里的繁忙骚乱已经告一段落,几个军营都利用了起来,吐蕃军将,伤兵,官员商人,城中的吐蕃人,都分别关了起来。
攻城也就是半小时,收拾打理清整到是花了三个多小时。
“可有伤亡?”六个人在城主府大堂落座,烧上茶粥,王如意这才召来山地营校尉问情况。
山地营校尉老脸一红:“伤了几个,却是兴奋过了头,从城墙上摔磕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武怀表笑说:“该打,这顿鞭子不能少。”
“是,职下一定严惩。”校尉也忍不住笑起来。
惠静寿问了一下安排,新军已分了三半,一半看守军营,一半轮换,一半看守仓库等要地。火炮营上了城头协防。
吐蕃人的军营相当简陋,就是用粗木扎起一圈栅栏围了块空地,然后在里面搭着帐蓬。
军官是不住营内的,都在外面另有房屋,到是舒服。这是这个时代的共相,唐军的军官也不会住在营内。
“那吐蕃大相吵着要见司令。”
“今日却是没有空余时间,明日再说吧。先把城内汉人区分出来,不分男女老幼,找个宅子好生安置了,衣物肉食发放到位。”
“已着伙伴们去做了,只怕是都不太好。”
校尉顿了顿说:“汉人在此均为奴隶,猪狗不如,状极惨烈,女子,女子不分童幼,均为营妓奴婢。”
“着医师去,好生调理,”王如意想了想:“某去瞧瞧吧,想来尽数是边民,某身为军人心中有愧。”
这话说的,甯景璿和李栾都是老脸一红,相互看了一眼。说起来他们才更应有愧,守护边民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但这会儿的军队,也谈不上什么别的,除了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他们平时也大多不会把边民放在心上的。
该抢一样抢,说杀一样杀,也不比吐蕃那边好到哪里去,每个人的战功里都有边民的血。
王如意带头,几个人出了城主府,去了安置汉民的宅子。
也没有多远,就在一条街上,这边都是原来的官员大商们的住处,是城里唯一的高级住宅区,连店铺都比其他地方有档次些。
吐蕃是杂商,没有大唐的坊街制度,除了一横一竖两条主街以外都可以行商,都有商铺。
此刻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马蹄声不断传来,那是唐军的巡逻卫,同时也是在搜捕漏网。
安置汉人的宅子,是节儿府,还是个汉人官。吐蕃在占领区都会任命一些汉人官员,用来管理汉人……这是不是第一代汉奸?
节儿府,就是刺史府,不过吐蕃占领区的刺史只是个低等小官,和唐制不一样。地位甚至不如西本,也就是管理田牧的官员。
吐蕃的官员很多都叫什么什么本,比如岩本(财政),戚本(司马),昌本(法官),兴本(农),聪本(商),等等。
本官都是实权职务,只能由吐蕃本部人担任。(吐蕃是松赞老干部所在部落的名称,称为本部)
府宅不是很大,三进院,没有花园和侧院,鸣沙城内被找到的汉人都被聚积在这里,分了男女安置,幼儿在女子这一边。
王如意他们到达的时候,院内正在给这些汉人分发衣物,令他们澡身更衣,医师正带着人给一众女子查验身体。
“若有伤处报告上来,先行治伤。衣物食品不得争抢,人人有份。先喝热水暖腹,不得饱食。”
军士拿着告诫宣读。
别看这些人可怜,你要是不立下规矩,他们能为了一点吃的把别人弄死,或者把自己给撑死。人性在这里什么也不是。
他们不敢反抗吐蕃人的虐压,但扭头对自己人就毫无心理压力。
“如何了?”王如意问这边的临时负责人。是个旅帅(连长)。
“尚好,伤残者不多……”
第(3/3)页